【民间文学】科尔沁潮尔史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国家级)
2017-08-30 14:17
【名称】:科尔沁潮尔史诗
【类别】:民间文学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
【项目简介】:
科尔沁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地区尚存的唯一一种活态传承的长篇史诗。“潮尔演奏法”、“泛音演奏法”、“胡尔演奏法”和“实音演奏法”。其内容讲述宇宙转换,世界沉浮的故事,阐述人类物种的起源,思想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秩序的建构等内容,表达了人类讲求真理、主持正义、维护和平、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科尔沁潮尔史诗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一带,是蒙古族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演述形式。科尔沁潮尔史诗用弓弦乐器潮尔伴奏,由专门的史诗艺人——潮尔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进行说唱表演,讲述天神脱胎下凡成为可汗和英雄,与危害人间的恶魔蟒古思进行战斗,保卫家乡、捍卫和平的故事。史诗音乐曲调自成体系,共九套二十多种,在演述中可以自由变化。科尔沁潮尔史诗曲目有数十部之多,其中“十八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是一种大型的串联系列史诗,由十八部相对独立却相互关联的史诗构成,规模相当可观。
科尔沁潮尔史诗对于研究蒙古族的文化艺术、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也是传承蒙古族先民优秀精神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史诗艺术趋于衰微,科尔沁潮尔史诗一度被学界认为已失去活态传承。2005年发现仍有传承人,曲目多达二十余部,这对蒙古族史诗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抢救科尔沁潮尔史诗刻不容缓,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加以保护。
科尔沁潮尔史诗,民间称“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意为“镇魔故事”,讲述天神下凡脱胎人间的英雄迅速成长,在英雄——巴特尔以及天神的帮助下消灭恶魔——蟒古思,保卫家园、捍卫和平的故事。它是蒙古族古老英雄史诗的地方变体,其渊源不少于千年,主要流传科尔沁文化区,包括今通辽市、兴安盟。
科尔沁潮尔史诗由具有独特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数十部中长篇相互联接又相对独立的史诗串联组成。其篇幅和规模能够与著名的《格斯尔》和《江格尔》并驾齐驱,堪称蒙古族第三大史诗。
说唱蟒古思因·乌力格尔的艺人称为“潮尔奇”,用潮尔或胡儿(胡琴)伴奏,以自拉自唱的形式进行说唱表演。其唱词为韵文体,后来也出现夹杂散文体的说唱形式。
科尔沁潮尔史诗作为我区唯一一种活态史诗,其人文价值、艺术价值不可估量。保护、抢救科尔沁潮尔史诗对当代内蒙古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保护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科尔沁潮尔史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