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技艺】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良官
2017-03-09 16:03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是上海本帮传统酱油酿造技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万隆酱园始创于1880年,是当时的"官酱园"。其酱油酿造工艺经三代传人的持续研究,至民国初年大成,生产出了"晒街油"、"晒卫油",前者要放在大缸内曝晒三个伏天,日晒夜露,翻滚起沫,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才能酿成。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醇厚,久贮不变。
今日钱万隆、钱万隆传承中的能人俊才、创业功臣--袁耕堂、三代元老--吴伯鸿、"作头"师傅--沈振余、传承保护--储秀玉、开拓海外市场--吴明祺、继往开来--张惠忠、薪火相传--王良官
王良官
出生年份: 1959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类 别: 传统手工技艺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
级 别: 国家级
传承谱系:家庭传承
祖父:王关余→父亲:王端荣→王良官→儿子:李波(跟随母姓)
爷爷王关余,1898年进钱万隆官酱园做学徒,当时17岁;父亲王瑞荣,1929年随父进钱万隆酱园做学徒,当时13岁;
王良官,1979年顶替其父进上海钱万隆酿造厂工作,当时20岁;儿子李波,王良官的儿子李波,2008年进入钱万隆酱油酿造厂,时年18岁。定向培养,已进入钱万隆工作,拜老工人王柒宝、工程师陈金源、其父王良官为师,学习传统工艺全过程生产技术。
学习与实践经历:
王良官系浙江海盐人,1979年2月顶替其父王瑞荣进入上海钱万隆酿造厂,从事酱油酿造工作。
进厂初始,企业安排王良官师从冯洪发,学习酱油菌种培养(即小曲)工序,通过师傅的传教,以及从其父亲处得到的一些口传经验,较快地掌握了小曲制作技艺。然后王良官转至酱油制曲(即大曲)工序学习。王良官当时还属单身,住宿在厂内,平时他肯吃苦耐劳,休息时间也经常向厂内老前辈学习取经,掌握制曲工序要点,顺利地通过了考评。1983年,根据王良官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厂部将其作为酱油现场管理人选,对该人选的要求需要掌握整个工艺流程,故又安排王良官拜袁琴宝为师,从事酱油发酵淋油工序。在此期间,王良官虚心请教,在学习酱油工艺的同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弥补自己的不足,便于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
技艺特点:
王良官进入上海钱万隆酿造厂后,在其父王瑞荣的影响和教育下,虚心向企业安排的各位师傅学习,从一招一式上向师傅请教学习,很快的掌握了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的精髓,开始独立担当起钱万隆酱油古法制作的技艺,生产钱万隆古法酱油。由于他平时学习刻苦、肯钻研、肯吃苦,王良官逐渐从同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在钱万隆古法酱油的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所生产的酱油在本企业中品质风味最好,受到老师傅的好评。在王良官同志近三十年的学艺和生产过程中,他已完全掌握了钱万隆酱油的全套技艺,并在学习生产过程中有所创新,成为企业中掌握酱油技艺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