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心一
2017-03-09 15:18
老凤祥,张心一是个传奇人物——中国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银细工”的代表性传承人,数不清的奖项奖章,拿着国务院的津贴,身兼数职……光听这一堆名号,就足以令人生畏。
然而很奇怪,见到他之后,敬畏感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亲切。不苟言笑但思路清晰,娓娓叙述中,他的人生、他与老凤祥的情缘缓缓在笔者面前展开。
勤奋好学天赋过人
1958年2月,张心一出生于上海一个著名的中医世家。按理来讲,他也应该是世承行医的,可从小他就喜欢摆弄家中的书画古玩,酷爱临摹。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经历多年动乱,急需出口换汇,国务院指示大力恢复有出口能力的工艺美术企业进行生产。刚进初中两个月时,张心一被上海金属工艺一厂工业中学急招录取,从此走进了金银饰品的殿堂。
从工艺中学毕业后,他与其他四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老凤祥大件组工作。当时带教的是两位技艺高超、年届六旬的师傅,也是老凤祥解放后的第一代工艺技师。没日没夜地苦练基本功,让张心一脱颖而出,刚满师就当上了生产组长。为完成外贸订单,他与师兄弟积极开展工艺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他利用大量时间了解和学习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雕塑史,参加各种培训班,还曾被派往爱尔兰设计中心学习。在此期间,由他设计制作的许多作品先后获得不少大奖。1978年,他参加东南亚钻石首饰设计比赛,正当创意枯竭时,突然见到路上一位时髦小姐,身背一个蛇皮包袋。经此启发,他用蛇皮革与黄金钻石相结合设计制作了《蛇革项圈》,在材料和造型上均有大胆创新,一举夺得“最佳设计奖”。1993年,时年35岁的他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风格飘洒大胆
张心一的作品,风格大胆洒脱。他设计的“飘逸”女士首饰三件套,以金刚钻为装饰主体,18K黄白金为材料,用金银细工抬压打造的金属丝巾,犹如绸缎般飘柔逼真,镶嵌上百粒米粒大小的钻石。作品构思新颖、款式秀美、色彩亮丽,在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评审会上获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次年,“飘逸”远渡重洋,参加保加利亚“国际青年发明奖展览”,为祖国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