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传统纽扣制作技艺(浙江省)传承人:陶云林
2017-05-27 14:55
陶云林,目前在大舜经营着一家服装辅料公司,他说,别看纽扣小,工艺却不简单,制作这贝壳纽扣共分为七道工艺,而落料是第一道,材料多是用海贝、河蚌等制作原料。
陶云林目前所使用的纽扣制作工具都是最传统的,不仅需要脚踩使工具运转起来,还需要手控制力度,手脚并用,需要相当的熟练度。落料后,第二步就是磨面,用一个装有砂轮的工具把落下的纽扣毛坯表面磨平。接下去是造型,就是在毛坯表面磨出边、凹槽等形状。陶云林介绍,通过夹具将纽扣夹住,再把车刀推进去,而车刀的凹槽则决定了纽扣的形状。纽扣上都有孔,有孔便能将扣子固定在衣服上,这打孔的工具叫打眼车。通过夹具夹住纽扣,人工转动打眼车,孔就打好了。然而,这样的操作只是初步完成了一颗纽扣,后面还要有去皮、漂白、抛光等工序。陶云林说,抛光后只要洗净、晾干,基本就可以包装销售了。
他父亲刚开始做的时候都是靠人工操作的,而自己学的时候,其实很多已经用电了,提速了不少。陶云林说,他刚开始也是帮别人制作纽扣,赚取工钱,一个月有二十多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开了一个家庭作坊,生产贝壳纽扣。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当初的小作坊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大公司。陶云林说,以前他们的纽扣都是贝壳做的,现在材质也多种多样了,有金属、有机玻璃等。制作工艺也更加方便,通过输送带输送、打磨,基本实现机械化。陶云林说,技术不断在更新,但现在的器械也是根据原本的工具进行改造的,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希望这样的传统制作工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