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c9fcc3cec3fdfc033315fd9bd43f8794a4c226a7.jpg

徐晓英,笔名霞影,生于1937年10月1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浙派) 代表性传承人,杭州艺术学校讲师,杭州霞影琴馆前馆长。1960年任杭州歌舞团古琴、古筝演奏员,曾出席全国第一届、第三届古琴打谱会、1990及95年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为《陋室铭》、《乌夜啼》、《雉朝飞》等曲打谱。卒于2016年8月19 日2时26分,享年七十九岁。徐晓英
,浙江衢州人,1937年10月出生,笔名霞影,为三衢先贤徐映璞先生的女儿。徐映璞是一位文史学家,徐晓英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和父亲的严格训练,古文诗词功底很好,人称“三衢才女”。1954年,徐晓英拜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先生的入室弟子,并师从于张味真、查阜西、管平湖、溥雪斋、吴景略、张子谦等古琴大师及浙派古筝大师王撰之先生,一生致力于浙派古琴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她的演奏具有浙派古琴清、微、淡、远的独特风格,并以声情并茂的琴歌演唱而蜚声海内外。她先后整理、挖掘浙派代表曲目《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普庵咒》、《渔樵问答》等,又打谱创作了《稚朝飞》、《乌夜啼》、《关雎》、《陋室铭》等优秀曲目。
自八十年代起,徐晓英先生以浙江代表的身分出席历届古琴国际、全国交流会,历届全国古筝交流会。现被全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聘为古琴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任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浙江古筝研究社秘书长。
徐晓英先生写有大量的论文、散文及古典诗词,先后编写了《霞影古琴教程》上、下册,《霞影古筝教程》上、下册,音乐前辈吕骥先生为其封面题字。曾编写了《杭州革命文化志》中的革命社团篇,《杭州文化志》中的音乐篇。先后发表琴、筝、文史等方面的文章三十余篇。并整理、出版印行了先父徐映璞遗著《两浙史事丛稿》、《杭州山水寺院名胜志》、《清平诗课》等。
徐晓英先生是浙江省最早举办琴筝培训班的老师,所授学生多达上千人。在漫长的数十年中,徐晓英先生兢兢业业、谆谆善教,培养了不少接班人。她的两个女儿(章怡青、章怡雯)及多名弟子在北京、杭州、宁波、绍兴、衢州、温州等地带徒授课,也已培养了不少琴筝人才。
2001年11月成立霞影琴馆(为全国第一家古琴琴馆),徐晓英先生担任馆长,原浙江省副省长翟翕武同志为名誉馆长。琴馆的宗旨是:以琴育德,继承、研究与发掘、整理我国宝贵的古琴艺术遗产,共同探讨、研究琴筝艺术,相互学习、交流,培养琴筝艺术接班人。
在徐晓英先生主持下,琴馆每月举行琴筝雅集,每年定期出版全国不多见的馆刊,发表古琴研究文章已逾数十篇。每年都作为主要演奏者,参与数场大型音乐会。经常应邀到各大中院校、有关单位和团体举办古琴、古筝公益讲座。与全国各地琴家关系密切,每年都接待外地琴家和外出交流多次。
霞影琴馆现有馆员三百余人,来自各行各业,上有九十余岁的老翁,下有四、五岁的幼童。已有数百人在琴馆学习琴筝艺术,学员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广东、上海、甘肃、河南、山西、天津及本省各地。每年有数名学生考上音乐类大专院校。馆员中先后获全国、省、市各类奖项的有数十人次,通过四级至九级古筝考级的每年有一百余人次。先后在杭州剧院、东坡剧院、红星剧院、省体育馆、吴山广场等地以各种形式参加或组织各类大型演出五十余次。其中,2004年11月组织举办“古琴申遗成功一周年、琴馆成立三周年、徐晓英从艺5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了两场高档次的音乐会,向社会免费开放,社会各界共1000余人次欣赏了音乐会,得到社会广泛赞誉。2006年4月参与杭州市文化局等单位组织的音乐会,参与再创作了古琴与民乐《阳关三叠》、古琴与打击乐《普庵咒》,堪称时代精品。2006年6月帮助浙大古琴研究会组织承办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反响良好。

上一篇:【传统戏剧】赣南采茶戏(江西省)传承人:王爱生

下一篇:【民间音乐】浙派古琴艺术(浙江省)传承人:徐君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