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如松这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情,抄纸、唱朱三。
  富阳是有名的土纸之乡。抄纸很辛苦,抄着抄着会打瞌睡,钱如松就放开喉咙唱朱三,这样就不困也不乏了。旁边的抄纸工听着也很有味道。所以凡是抄纸,必定要唱朱三。钱如松17岁开始抄纸,抄到82岁,一直没有停过,唱朱三也一直没有停过,连续唱了65年。
  唱朱三唱的是《朱三和刘二姐》的故事。富阳的青年纸农常去余杭帮做土纸,有的就和余杭姑娘谈起恋爱,发生了爱情纠纷,先是争吵,后来扩大到余杭人设路障阻止富阳人通行。富阳人就借用明朝弘治年间余杭姑娘刘二姐和苏州小伙子朱三私奔的故事,编成民歌,挖苦余杭人,讽刺余杭的男人没有用,好姑娘都跑到外地去了。
  唱朱三不仅能消除劳作乏累,年轻小伙子还把唱朱三作为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情的方式,姑娘被歌中朱三的人品和痴心打动,聘礼也不要了,所以“若话朱三唱得全,讨个老婆勿要铜钿。”
  如今,八十高龄的钱如松身体硬朗,和老太婆两个人住在一百多年前造的老房子里,三个儿子每个人每年给他们350斤稻谷,一个女儿给他买点香烟、老酒,还给两老零用钱。钱如松自己种着八分田,开着一个纸槽,抄抄纸,唱唱朱三。他还会舞龙灯,也会扎龙头,老太婆养着两只猪、十只鸡、十只鸭。

上一篇:【传统美术】 织里刺绣(浙江省)传承人:施连珠

下一篇:【民间文学】朱三与刘二姐长篇叙事民歌(浙江省)传承人:陆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