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武汉杂技(湖北省)传承人:夏菊花
2017-05-24 15:37
夏菊花(1937- ),女。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中国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在杂技界有“顶碗皇后”之美称。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汉杂技团演员,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局长,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曾任武汉市文化局局长、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演出的代表节目《柔术》、《顶碗》等。1951年入武汉杂技团。《顶碗》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杂技比赛金质奖章。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曾创作并首演了《顶碗》节目的多项高难技巧,先后摄入影片《杂技艺术表演》和《春燕展翅》。表演《顶碗》节目,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金质奖章。先后30余次到40多个国家演出,被一些国家授予“顶碗皇后”、“艺术勋章、奖章、荣誉市民”等。系国际杂技评委、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
夏菊花是新中国第一代杂技表演艺术家,素有“顶碗皇后”、“杂技女皇”之誉。李先念主席曾对夏菊花说:“你这个杂技女皇,名字叫得这么怪,夏天哪里有菊花呢?”
其实,夏菊花出生在秋风送爽的9月。她本姓徐,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双峰柳林街的一个分期农民家庭里。5岁时,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她送给了马戏班的夏老板,做“压子”之女,从此改为姓夏。
刚刚5岁,小菊花就被进行老板的皮鞭赶上了舞台,开始了艰辛的卖艺生涯,忍受着非人的折磨。表演《空中飞人》,老板用一根粗绳子系住她的辫子,升吊在半空荡秋千。每演下来,都要昏死一阵。她想哭,不敢出声,想睡,又怕毒打。用手措头,头发掉下一把。一次演《爬高梯》,她从几丈高的梯顶上栽了下来,当场折断了锁骨,险些送掉了性命。
夏菊花苦苦地煎熬着,忍受着。终于,她迎来了解放。1950年初春,她一路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由湖南衡阳来到了湖北武汉,进了汉口“民众乐园”。她第一次穿上了簇新的彩衣,登上了人民的舞台。
1952年,苏联国家马戏团访问中国。俄罗斯小姐表演的《叼花》深深地吸引了夏菊花。她决意要把这个绝技学到手。终于在一年之后,她登台表演了《柔术咬花》,从此一鸣惊人。不久,夏菊花奉命前往朝鲜战场,火线慰问志愿军。1956年,夏菊花又随中国艺术团出访西欧。就在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英国伦敦,夏菊花郑重地向艺术团临时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51年,随夏家班进入汉口民众乐园演出。
1953年,进入武汉市杂技团,练成《柔术咬花》。
1954年,应邀赴京拍电影《中国杂技艺术表演》,从此名扬全国。
1957年,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其《顶碗》获金质奖章。
1959年,获阿富汗政府独立勋章。
1960年,练成《顶碗》高难度动作“单层双飞燕”、“双层双飞燕拐子顶”、“衔水转顶”、“单手顶”、“脚面夹碗”。
1965年,与毛泽东主席合影。9月,随武汉杂技团到法国演出,被当地媒体誉为“顶碗皇后”,从此名扬世界。
1966年,被西哈努克亲王授予一级艺术勋章。
1978年,被授予巴西国会勋章。
1981年,当选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被加拿大温尼伯市长授予“荣誉市民”。
1983年,第一次赴巴黎担任国际评委。12月,赴摩纳哥任第9届蒙特卡罗国际杂技比赛评委(后又多次担任国际杂技比赛评委)。
1984年,在兰州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杂技比赛中任评委会主任。
1988年,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技集》。9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
1991年,被编入《英国剑桥名人传记》。安庆市人民政府授予“伯乐奖”。
1992年,武汉杂技厅建成。第一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举行,任评委会主席。
1995年,被苏丹共和国总统授予苏丹艺术、文学与科学荣誉勋章。
1997年,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2004年,从艺60周年之际,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015年11月,夏菊花为中国杂协名誉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