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根登加甫是新疆第一个做骨雕的艺人。在自治区第二届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颁奖大会上和静县艺人根登加甫荣获“新疆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也是全州首次荣获“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和静县艺人根登加甫利用动物骨角为原材料,创作出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骨角装饰画,其作品成为和静县知名旅游纪念品。20多年的艺术探索不仅传承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还带动当地农牧民从事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销售,增收致富。肤色黝黑、体格健硕的根登加甫看上去还俨然是一副蒙古族牧人的样子,事实上从他父亲那一代全家人就已经放弃了游牧的生活,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迁到了和静县城定居下来。根登加甫也因此有了稳定的读书上学的环境,工作后进了县文体局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他不仅擅长书画,还对蒙古族历史小有研究,尤其对吐尔扈特人的历史感兴趣,因为他本人就是蒙古族吐尔扈特部落的后裔。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不光有一副牧人的体魄,根登加甫还从他们那里学来了用牛羊等动物的骨头制作各种器具和工艺品的技艺。自2006年新疆开展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活动以来,来自全疆各地州传统的玉雕、刺绣、根雕、陶塑、沙雕,以及传统服饰和乐器的制作艺人进入了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的行列。先后有66位民间艺人获得“新疆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根登加甫是其中之一。根登加甫在新疆和静县城的商业街开了一家卖骨雕作品的店面,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设计,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土尔扈特东归的画面。这个男人对自己民族非常热爱。他出身于贫困的牧民家庭,从小在草原上长大,但却选择了油画专业,从此一个牧民的儿子走进了艺术的殿堂里。当时在草原上写生,多半画的是风景画,布料必须去乌市买,而他在经济上很困难。他发现草原上的骨资源十分丰富,画画时经常能看见病死的黄山羊和牦牛的骨头,开始他只是摆弄着玩儿,后来想到这也是表现民族艺术的一种形式,可以加工成本地的特色工艺,这样既解决了经济问题又满足了他对艺术的渴望。根登加甫用骨头制作的106件作品中,最精妙的就是那幅长3米、表现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之路”的《东归魂》骨画。这是他用了上千只羊角、牛角切割成片拼贴而成的。细看这幅骨画,画面上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扬鞭策马的勇士、踯躅潜行的牛车,每个艺术形象都是用厚度不到一厘米、半透明装的骨片拼贴而成。画面的明暗变化也都巧妙地应用了骨头的自然色彩与肌理,灰、白、黑、褐的色彩基调很好地渲染了画面的气氛,并传递出了所表现主题的凝重感。根登加甫说,他创作这幅画时,看了大量关于那段历史的书籍和影像资料,最后当他读到普希金的诗时,那个一直在脑海中模糊的画面,一下清晰地展现在他的眼前,他立即在纸上画了一幅速写,记录下了那幅印在他脑子里的画面,之后他就凭着这幅速写开始了他的骨画创作。他说,老一辈的吐尔扈特牧人会用骨头做各种生活器具,缝皮子的骨针、梳毛皮的篦子以及年轻姑娘头上别的发饰。他觉得这都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艺术,是应该传承和发扬的。他从1993年开始用骨头制作工艺品,现在已有20多件作品被韩国和日本的私人博物馆收藏,这更让他坚定了用骨头创作艺术品的信念。

上一篇:【传统美术】新疆蒙文书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承人:巴音达拉

下一篇:【传统技艺】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新疆省)传承人:丽娜•阿汗